各位會員:
我代表民進韶關市委會向大會作2021年工作報告,請與會同志予以審議,并提出意見。
2021年工作回顧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一年來,在民進廣東省委會和中共韶關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統戰部的悉心指導下,我會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學習傳達《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的有關精神,牢牢把握民進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主題年”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高質量做好參政議政工作,圓滿完成市委會換屆工作,持續擦亮社會服務品牌,為推動韶關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韶關民進的各項工作得到上級組織認可,先后榮獲“民進全國社會服務暨脫貧攻堅工作先進集體”“民進全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省民進“參政黨理論研究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民進全省僅2個)。市政協副主席、我會主委劉大濟(省民進推薦)和市委委員、始興縣總支主委鄧海清(韶關民進推薦)榮獲“民進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民進全省僅20人);樂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洪煒榮獲“民進全國社會服務暨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民進全省僅30人);我會副主委鄧華和市委會副秘書長雷檢榮獲“民進全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民進全省僅22人),民進湞江區綜合二支部會員、韶關市晟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干事陳文潔被國家衛健委和全國老齡辦評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市委委員、理論研究工委主任、民進武江區基層委員會主委劉旭和雷檢榮獲“廣東民進優秀會員” 稱號?,F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建設有力推進,政治共識更加鞏固
(一)扎實推進政治學習
思想政治建設是參政黨自身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我會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一是積極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認真傳達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會員深刻領會和把握講話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要求,各基層組織采取多種形式活化學習內容,如:始興縣總支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朗誦會,韶關學院支部召開學習座談會,武江區綜合二支部委員趙芳參加韶關市慶祝建黨100周年舞臺藝術展演并演唱《紅軍哥》等。二是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市委會組織廣大會員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廣州民進、肇慶民進、中山民進、惠州民進聯合開展黨史學習交流,組織骨干會員先后赴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雙峰寨、董塘鎮安崗村黨員紅色教育展館等地參觀學習。各基層組織積極響應:湞江區綜合一支部赴南雄水口戰役紀念園開展“學黨史”主題教育;韶關學院支部赴仁化縣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和雙鋒寨開展紅色教育研學活動;湞江區中教支部赴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大村)開展“學黨史”系列活動;武江區綜合二支部到韶關市博物館參觀“紅色韶關·光榮記憶—中國共產黨領導韶關新民主主義革命文物聯展”;樂昌市支部赴北伐戰爭紀念館和抗戰省委舊址開展參觀學習活動;始興縣總支前往潮州、汕頭等地開展黨史學習交流活動,組織會員到仁化縣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戰時省委舊址紅圍·八一村等地,開展黨史學習和紀念建黨百年活動;仁化縣支部組織全體會員前往雙峰寨、安崗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社會服務工委副主任盧俊甫以市立德會為平臺組織近百名會員集中觀看電影《長津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等。三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精心組織宣講隊伍,線上網絡教育、線下面對面宣教相結合,推動學習活動走深走實。通過扎實開展政治學習,促使廣大會員不斷增強“四個意識”[1],堅定“四個自信”[2],做到“兩個維護”[3],著力夯實擁護“兩個確立”[4]思想根基,努力踐行“四新”“三好”[5]要求 ,著力提升“五種能力”[6],筑牢多黨合作共同思想基礎。
(二)積極開展理論研究
我會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大力加強參政黨理論研究,不斷為思想政治根基“淬火”。今年以我會主委劉大濟為組長的《新時代網絡直播行業興起對統戰工作的影響》、以劉旭為組長的《深化中共黨史學習,提升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能力研究》和以鄧海清為組長的《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發展調研報告——基于始興縣民族地區的調查》3項課題均獲得市委統戰部理論研究課題立項,并順利結題,我會是今年唯一有課題立項的民主黨派。我會還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積極參加民進中央開展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建經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啟示”理論研討,結合韶關本地的史料撰寫了《民進中央常委許崇清在韶任中山大學校長期間與中共合作對人才的任用和培養》等會史研究材料。
(三)有力做好輿論宣傳
緊扣市委會中心工作,持續完善市委會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新聞報道相關制度,切實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的策劃力度,提升宣傳思想工作質量和水平。先后圍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慶祝建黨10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等主題,把今年的政治任務作為宣傳的著力點,使宣傳報道主題鮮明,注重實效。同時,突出重點,大力宣傳市委會換屆、持續擦亮社會服務品牌等活動中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其中《韶關民進以多種形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被團結報綜合采用,此外還有10篇宣傳報道被團結報、團結網和民進中央網站采用,26篇宣傳報道被省委會、市政協、市委統戰部等采用。
二、組織建設繼續加強,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一)換屆工作順利完成
在民進廣東省委會和中共韶關市委的領導下,在市委統戰部的指導幫助下,我會加強溝通,充分醞釀,提前謀劃,于2021年6月6日勝利召開民進韶關市第九次代表大會,成為全省第一個完成換屆工作的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在換屆選舉中,我會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氛圍,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制,第九屆委員會全體委員全部高票當選。
(二)工作機制更加規范
我會進一步規范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會內民主,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班子成員堅持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談心談話,加強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強主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鍥而不舍推進作風建設。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建設,全面落實“3111”[7]工作要求,對基層組織全年工作量化考核標準,明確工作任務,推進基層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建設,加強對基層組織工作的指導,注重對基層組織負責人的培養。
(三)教育培訓成效顯著
持續加大對會員的教育培訓力度,堅持每年安排班子成員、機關干部和會員骨干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全面提升會員素質和能力。全體市委委員在南嶺干部學院參加了民主黨派市委委員培訓班;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蔡仁財參加在甘肅隴南舉辦的“廣東民進青年骨干會員培訓班”;市委委員、湞江區綜合一支部主委謝思思參加由市委組織部主辦的“中共韶關市委黨校2021年少數民族干部進修班”;湞江區綜合一支部副主委呂增勝參加市委組織部主辦的韶關市“四類干部”[8]培訓班。此外還積極組織會員參加省委會、市縣兩級政協、統戰部組織的各類培訓。通過教育培訓,民進后備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干事創業的熱情得到激發。
(四)組織發展穩步推進
我會在組織發展工作中,著力改善會員的年齡層次、行業領域和知識結構,注重質量、注意數量,嚴把會員入口關、突出代表性。一年來,共有12名年富力強、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人才加入民進組織。市委會向新會員發放了民進中央統一規范、市委會精心印制的入會申請表、入會通知書,并堅持舉辦入會儀式,增強會員的政黨意識和歸屬感。
(五)會員推薦取得突破
在市委會的大力推薦和會員的自身努力下,多名會員任職取得突破,例如: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鄧華交流到樂昌市政協擔任副主席,市委委員蔡紅燕擔任曲江區政協副主席,曲江區總支張志敏調任公務員并擔任曲江區大塘鎮副鎮長等。在市縣兩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推薦工作中,19名會員被推薦為市政協委員;9名會員擔任縣(市、區)人大代表,其中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人,常委3人;46名會員擔任縣(市、區)政協委員,其中政協副主席3人,常委5人。擔任市縣兩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會員人數大大高于往屆。
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參政議政再創佳績
(一)兩會履職成果豐碩
我會始終堅持用心當好民眾心聲的“傳達員”理念,及時成立課題組,緊扣鄉村振興、“十四五”規劃等主題,深入調研、建言獻策,充分利用市縣兩會平臺履行職能,展現民進風采。市委會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動員會內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干部,深入社會調研,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參政議政成果,依托兩會舞臺發出“民進好聲音”。
我會多件提案被民進中央、民進省委會采用,其中,機關干部王鏡淵主筆的《關于加強高職院校科研隊伍建設,促進產學研用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的建議》被民進中央選為參政議政素材;我會主委劉大濟為課題主持人的省民進集體提案《關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促進粵東西北綠色發展的提案》榮獲“民進廣東省委會優秀提案二等獎”;雷檢撰寫的《推進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市)建設,補好我省共同富??h域短板的提案》和機關三級主任科員朱玉娟撰寫的《關于多措并舉加快補齊廣東省“數字鄉村”建設短板的建議》被省民進采用并將作為集體提案提交省政協。
韶關市兩會上,我會共計提交人大代表建議4件、政協提案31件(其中集體提案15件,個人提案16件)。其中,劉旭主筆的市政協大會發言材料、民進集體提案《雙管齊下,打好招商引資工作組合拳》獲市委書記王瑞軍領銜督辦,鄧華提交的《關于重視和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東段)建設的建議》獲市長陳少榮領銜督辦,市委書記和市長督辦同一黨派的提案是極為罕見的。我會副主委徐志宏主筆的《關于加大力度,進一步推動我市石漠化地區振興發展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由市政協副主席吳春騰領銜督辦。市委委員、企業家聯誼會會長廖學成主筆的《關于增強旅游路線公共交通運營能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建議》被列為重點建議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嵐領銜督辦。市政協還對去年的提案進行評優和表彰,我會集體提案《關于加快推進我市城市垃圾強制分類處理的提案》《關于保障我市農村飲水安全的提案》《關于密切關注我市中小企業復產復工困境的提案》、韶關新區主委譚志雄提交的《關于加強韶關老年保健品市場監管的提案》、鄧華提交的《關于大力開發旅游文創商品的提案》等5件提案被評為“市政協優秀提案”(全市僅26件優秀提案,我會是獲獎最多的單位)。
縣(市、區)兩會上,各基層組織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湞江區基層委員會提交政協提案7件;武江區基層委員會提交政協提案8件;曲江區總支提交政協提案7件;樂昌市支部提交人大代表建議4件,政協提案20件;仁化縣支部提交政協提案6件;始興縣總支提交人大代表建議3件,政協提案13件。市委會副主委呂偉提交的《關于創辦湞江區少年宮的提案》被區政府列為“十大民生工程”,現已建成并對外開放。市委委員、湞江區基層委員會主委謝寒芳提交的《關于加強湞江區農村飲用水安全的提案》獲得區委書記陳來安領銜督辦,《關于完善湞江區中小學課后托輔管理機制的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始興縣總支副主委雷雨冰主筆的《關于加強對共享電動車監管的建議》被縣人大列為重點建議,吳吉群主筆的《關于加快新人民醫院周邊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林婷玉主筆的《關于解決農村道路“暢返不暢”問題的建議》《關于規范街道劃線停車,加快停車場建設的建議》等3件提案被縣政協列為重點提案。
(二)社會調研卓有成效
我會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所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參政黨地方組織履職管道為黨委政府決策建言獻策。劉大濟主委在市委專題協商會上作了《充分發揮我市豐富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端竹產業和森林康養業》發言;在“市委出題,黨派調研”和“書記出題,黨派調研”工作中,我會經過充分調研,分別提交了《關于加強韶關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建議》和《關于培育韶關高新技術產業的建議》,均為雷檢同志撰寫。各基層組織圍繞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如湞江區綜合二支部赴仁化縣大橋鎮開展“加快生態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主題調研活動,曲江區總支聯合民進武江區綜合二支部赴曲江區樟市鎮開展鄉村振興調研等。
(三)信息工作成績喜人
我會始終密切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挖掘社情民意信息的深度、廣度和精度上下功夫。一年來,我會所報送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民進中央采用2篇,省政協采用1篇,民進省委會采用35篇,市委辦《韶關信息》采用11篇,市政協《社情民意信息》采用5篇(市政協全年只采用9篇,我會繼續高居榜首),市委統戰部《韶關統戰信息》采用37篇。其中,鄧華撰寫的《關于指導家庭應急儲備的建議》和王鏡淵撰寫的《關于全力支持大灣區港澳青年“雙創”建議》被民進中央采用,雷檢和武江區綜合二支部委員沈文俊撰寫《關于加大直播行業征稅稽查和執行力度的建議》被省政協采用。此外,還有16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團結報》和民進中央網站刊登。
四、以品牌建設為抓手,廣泛開展社會服務
(一)持續擦亮“金字招牌”
在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市委會積極動員、廣聚善力,加強工委、企聯會工作聯動,圍繞助力鄉村振興,深化幫扶項目,社會服務工作成效顯著。我會一方面推動企業家聯誼會換屆,廖學成擔任新一屆會長,邱小華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服務工作機制。另一方面持續擦亮社會服務“金字招牌”,其中,五中支部“愛心基金”品牌截至目前共資助市第五中學困難學生超過200名,助學總金額近40萬元;始興縣總支“校園圖書角”品牌截至目前累計捐贈圖書8400冊,總價值約10.6萬;社會服務工委聯合市鐵路醫院的“地貧之家”項目服務于全市100多名“地貧”患兒,累計為4個地貧移植患兒通過相關機構籌集善款40多萬元,今年年底前市委會赴市鐵路醫院開展“關愛地貧,暖冬行動”為30個患者家庭捐贈了總價值1萬元的生活用品。此外,樂昌市支部創辦社會服務品牌“自信成長,愛在身邊”,邀請國家一級(高級)心理咨詢師肖學禹為坪石鎮金雞小學教師和學生開辦心理輔導系列講座。
(二)傾力做好公益活動
市委會和各基層組織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創新思路服務社會,主要有:市委會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航空工業創辦70周年、韶關丹霞機場通航為契機,聯合武江區文化館開辦航空科技郵票展,對市民群眾進行科普宣傳;湞江區基層委員會聯合市委辦、廣東雪印集團赴多所學校開展校園防疫物資捐贈活動,捐贈防疫消毒水、洗手液和口罩總價值1.5萬元;湞江區綜合一支部赴湞江區東鵬中學舉辦“珍愛生命,快樂成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湞江區綜合二支部到武江區風烈中學開展“閱讀筑夢,書香韶關”大型公益服務項目;五中支部特邀韶關市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到市第五中學開展教師醫療急救技能培訓;曲江區總支到新豐縣回龍鎮中心小學開展調研和“同心彩虹”捐資助學活動,聯合區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和農工黨曲江支部赴大塘鎮開展下鄉義診,與啟德醫院黨支部共同舉辦“無償獻血,重鑄生命綠洲”活動;仁化縣支部在仁化縣中職等學校舉辦了系列“本土文化進校園”活動。
(三)做實做強“人人公益”
我會始終秉承“服務就在身邊,人人都可參與”的微公益理念,在各種愛心捐贈和公益活動中,涌現了許多先進典型,為凝聚會內奮進力量創造了良好氛圍。例如:廖學成為戶外應急救援協會捐助3萬元,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捐款10萬元,其公司榮獲縣“熱心公益愛心企業”榮譽稱號;湞江區綜合二支部副主委聶臻參加“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為樂昌市梅花鎮留守兒童送去學習用品,并教孩子們繪畫和手工制作;武江區綜合二支部主委李婷牽線韶關市電視臺民聲網愛心協會為樂昌馬子坪小學全校學生捐贈校服,牽線社會愛心企業為困難學生捐資助學2萬元,賴國斌同志定向捐贈貧困兒童學雜費,趙志文、趙芳、鄧春輝等文藝界會員積極開展送戲下鄉活動;樂昌市支部委員、樂昌市華樂塑業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小燕在企業安置30多名殘疾人就業等等。
五、管理提升制度先行,機關工作提質增效
我會選齊配強機關專干隊伍,調動王鏡淵同志到市委會機關工作,充實專干隊伍,優化年齡梯度。市委會高度重視機關文化建設,從機關學習、管理、活動、環境、廉政五個方面著手,著力構建機關文化建設新格局,形成和諧向上的良好氛圍。開展學習培訓,創建學習型機關;注重建章立制,創建規范型機關;強化宣傳引導,創建和諧型機關;依托工會舉行各類活動,創建活躍型機關;加強警示教育,創建廉潔型機關。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增強機關服務意識,推行機關干部季度考核制度,增強干部履職積極性。
六、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充分落實“雙崗建功”
我會始終堅持認為,會員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重要的履職。一年來,廣大會員在兼顧會務工作的同時,緊抓本職工作不放松,“雙崗建功”取得良好成績。會員獲得市級以上的工作成績主要有:
韶關學院支部徐廷福主持編寫的教材《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湞江區綜合二支部林森煥的教學論文1篇獲省三等獎,2篇獲市二等獎。湞江區中教支部徐紹林的課例在“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暨廣東省第十屆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展示活動”中獲省二等獎。武江區綜合二支部歐俊鋒的教學論文1篇發表在國家級刊物,2篇獲省二等獎,1篇獲市二等獎;李婷在“我在韶關過大年攝影比賽”中獲得二等獎;趙芳在廣東省第十四屆“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總決賽中獲銀獎,在韶關市2021年“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總決賽中獲金獎;涂德福、姚志紅指導學生參加韶關市英東杯跳繩、乒乓球比賽獲得第一名。張九齡紀念中學綜合支部廖勇會的教學論文獲市三等獎。始興縣總支鄧庭艷的教研課題獲得廣東省教育科研“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教育科研課題立項;肖春華被評為“2020年度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優秀會員”,2件攝影作品獲“向始興出發”全國攝影大賽獎;易婷榮獲廣東省婦聯黨史演講朗讀比賽二等獎;黃禮玉參與的省級德育課題《增強少先隊員“四個自信”對策研究》順利結題。仁化縣支部劉平昌撰寫的《古樹鄉村換新顏》《換個角度認識紅山白毛茶》兩篇文章刊發在《韶關日報》等等。
同志們,一年來的工作成績,離不開民進省委會和中共韶關市委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市委統戰部的關心支持,離不開有關黨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全市各基層組織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會表示衷心感謝!
2022年工作設想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韶關民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我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民進廣東省委會和中共韶關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統戰部的關心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各基層組織及廣大會員,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積極發揮參政黨地方組織職能,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順勢而為、開拓創新,為韶關“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堅定正確政治方向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夯實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深化中共黨史學習,學好“四史”、多黨合作史和民進會史;貫徹落實《各民主黨派中央關于建立健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座談會紀要》的有關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完善思政工作格局,繼續發揮會刊、微信群、南方號、門戶網站等媒體的作用,加強宣傳思想工作。
二、弘揚民進優良傳統,全面推動組織建設
市委會換屆工作完成后,重點抓好政治交接,弘揚優良傳統,加強作風建設,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發揮領導班子的示范帶頭作用,改進學風文風和會務風氣;做好會員代表選舉工作,全力配合民進廣東省委會換屆工作;繼續落實“3111”工作要求,完善支部量化考核制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做好高層次會員發展工作,做好新時代會員發展;注重培養一批講政治、守紀律、工作能力強、結構合理的后備干部隊伍和市、縣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才隊伍。
三、提升服務大局能力,提高參政議政水平
持續高度重視參政議政工作,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學準確選題,深入調研,提出務實管用具有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破解發展難題;充分發揮教育文化出版傳媒界別的優勢,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教育文化振興;發揮集體智慧,形成工作合力,積極參加兩會、專題協商會、專題議政會、暑期座談會等,高質量完成提案工作、“市委出題黨派調研”工作、省民進議政調研課題招標工作等;強化支部年度目標管理,加大參政議政考核權重,繼續完善“一人一議”[9]制度,鼓勵會員反映社情民意,支持支部開展調研,撰寫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和提案。
四、助力服務鄉村振興,積極開展社會服務
深化社會服務,圍繞鄉村振興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益活動;調動社會服務工委的積極性,持續擦亮愛心基金、校園圖書角、地貧之家、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等“金字”品牌項目,引領社會服務工作亮名片、提成色、激活力;發揮企業家聯誼會的引領作用,帶動會員奉公守法、誠信經營,急公好義,向社會奉獻愛心,樹立韶關民進良好形象;大力推行“人人公益”,鼓勵廣大會員凝聚愛心和力量,積極服務社會,擴大韶關民進的社會影響。
名詞解釋
[1]“四個意識”:是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個意識”是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最早提出來的。
[2]“四個自信”: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出。
[3]“兩個維護”:是指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4]“兩個確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5]“四新”“三好”: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前 和兩會 上對民主黨派提出“四新”“三好”的要求。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 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6]“五種能力”: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決自身問題能力。
[7]“3111”工作要求:民進韶關市委會2020年開始實施,要求每個支部每年開展3次以上組織活動,組織1次以上社會調研并形成調研成果,策劃或參與1次以上社會服務,物色1名以上發展對象。
[8]“四類干部”:是指年輕干部、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干事創業的中堅力量。
[9]“一人一議”:根據民進韶關市委會《“一人一議”制度》,要求每一位會員每年圍繞中央、省、市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發掘社會熱點難點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提交1條以上意見、建議或參政議政切入點。
下一篇: 民進韶關市第八屆委員會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