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記憶中,攤販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和平街華燈初上時的熱鬧喧囂、啟明路燈光夜宵檔的俚樂悠揚、街邊攤檔多年難以忘懷的牛雜香味,都是老一輩韶關人最為自豪的心底印記,它們見證了韶關的繁華,近年來,通過整改,我市攤販基本上做到了入室經營,然而市場卻失去了地方特色,劃一的裝修,品牌、市場的同質化,讓游人市民意興闌珊,誠然,攤販有些問題如占道經營、不注重衛生條件不能忽視,但與其圍追堵截,不如疏堵結合,構建一個可以吸引八方來客,充滿地域特色的攤販風情街,為韶關創文和旅游增添新砝碼。
一、我市流動攤的主要分類、消費群體
韶關市區流動攤販的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生活用品類。如位于通天坡商業街附近、群立街近十五中分岔路延伸至惠民北路一段的攤販,販賣果蔬、肉類、土特產、成衣等商品,主要消費群體是附近居民,目前通過升級改造,已逐步引入市場內經營;二是餐飲小吃類,如風采樓附近、步行街周邊小巷及一市場附近的流動熟食小販,主要消費群體是附近居民、游客,消費者年齡結構相對較低;三是傳統服務類,由于生活習慣改變,經營者僅有零星分布,如補鞋、補傘、鐘表修理等,如果不是經常光顧,基本上難以找到,消費群體的年齡結構也偏大。四是文玩舊貨類,較集中在曲江橋底,消費群體主要以文玩、淘貨愛好者為主,年齡結構也較大。四類攤販流動性較大,但并非都是臟亂差的代表,2018年11月一個微信公眾號對我市部分知名攤販進行走訪,行業涉及餐飲、補衣、單車維修、鐘表維修,經營年限均在10年以上,部分更達到20年以上,如果產品、服務質量不過關,是很難經受市場考驗的,這種攤販在我市還有很多,也構成攤販風情街的市場基礎。
二、風情街的定位、布局及效益
(一)風情街的定位。一是旅游新景觀。我市的大型購物廣場、中小型商鋪已經足夠多,故風情街在形式上,應減少磚墻式的入室經營,規劃上只作鋪面面積、間距的規定,不應過多干預。鼓勵攤販以鋪面鐵架、白熾燈、布匹間隔等原生態元素充分呈現出來(類似八九十年代的和平街攤檔)。業態選擇上,以“本市風情+市井商業”為主題,推動本地旅游紀念品、非遺周邊創意產品搭配前述二三四類攤販連片經營,輔之以搭建市民舞臺,讓流行歌、山歌愛好者輪番上臺,感受獨特的市井商業文化。二是創文疏導區。承認攤販存在,但必須守法經營,為此,對于攤販風情街內的經營者,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人員培訓,對經營者講解守法經營、衛生健康、基礎商務外語、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重復宣講,使知識入心入腦,提升經營者素質;二是做好經營管理:1.持證入場,各部門為經營者取得該證件設置若干考核項目,如衛生、文明待客、規范經營等,以考核結果決定去留;2.探索攤販自治,減少直接管理帶來的摩擦,方式有二:一是攤販共同組建公司。公司設立的手續不繁瑣,但需要統一攤販共識,利潤要分配好;二是在政府指導下組建行業協會,協會負責人對經營者經營行為負責,經營者之間相互獨立。三是滿足消費需求。隨著物質生活的充裕,群眾消費觀念逐漸呈多樣化趨勢,攤販風情街內的懷舊、創意、歌舞元素也正好是時下消費者最喜歡的社交媒體素材,實體零售業如今賣點就是體驗式消費,攤販風情街呈現的獨特性正好與之對接。
(二)風情街的布局。一是便民,做到1.業態便民,盡可能把旅游、悠閑應有的行業都囊括進來,構筑一站式消費平臺;2.準入便民,對攤販予以租金優惠(大學生創業項目、非遺商業化項目、傳統行業項目甚至可以考慮免除租金),一站式辦理證照,3.交通便民,做到有通達的道路、有足夠的停車場、有公交站、有網絡定位,方便群眾前往;二是就近,應先對攤販具體情況進行具體調查,根據攤販集中程度、與居民區相隔距離等區位因素劃定2-3個風情街區域,但由于有飲食及歌舞等因素,故應先做好環評工作。三是有淵源,市區有足夠的文化資源,累積了許多歷史故事,如客家文化、商埠文化、橋文化等,與攤販經營有可結合之處,也有空余地塊,隨著城建步伐加快,將有更多合適的片區,只要加以規劃、合理利用,就可成為風情街的理想選址。四是觸網升級,政府搭建免費公共WiFi平臺,吸引更多顧客前來消費,同時也解決了轉賬中的手機流量費用問題,未來可促進商家融網提升,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三)風情街的效益。一可解決分散經營帶來的占道、衛生問題,減少政府管理成本;二使攤販安心長期經營,有穩定收入,解決生計問題,也使征稅成為可能;三可為失業人員提供就業、創業平臺;四可為居民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和服務。而補傘、修表等行業,則可讓年輕一代感受老一輩生活的節儉風氣;五是充實我市經營業態,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帶動創意產業、旅游業等行業發展;六是民生工程,解決了失業人員工作問題,同時在攤販管理、培訓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是我市一項很好的宣傳名片。
三、風情街開發需注意問題
(一)風情街的開發,既有商業因素,也有民生因素,要做到:1.把關嚴,臟亂差不能進;2.可選擇,讓攤販根據自己設點位置就近進入,少量攤販無環境污染,又以攤點維持生計的,允許在原址繼續經營;3.強監管,風情街能出能進,優勝劣汰,風情街以外禁止擺攤設點的路段應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而不應只是創文期間的應付式工作,當然,前提是風情街要有足夠空間容納攤販。
(二)環保因素,協助攤販做好排污、垃圾清理、餐具清洗等環衛事宜,對特定行業,應規定好營業時段,超時即罰,為周邊居民營造良好的商業、居住環境,從而讓風情街長久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