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韶關藥用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天然藥庫之稱”。 據不完全調查統計,粵北山區常見藥用植物有七百多種,但卻無列入國家名錄、有地理標志的地道中藥材。從發展趨勢來分析,目前發展中醫藥產業具有三個方面的機遇:一是國家政策利好。國家頒布了《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省委、省政府更是制定了中醫藥強省的戰略部署。應該說,中醫藥事業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二是市場需求旺盛。在當今綠色保健熱潮中,中藥材更是以其獨特的純天然屬性受到世人青睞。全世界天然藥物市場年均增長20%以上。保健品產業以年均13%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可達到3200億美元。三是民眾現實需要。發展中藥材對于壯大農村經濟、助推脫貧攻堅都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我市多山區,林業用地總面積2128萬畝,有林地面積1911萬畝,生態公益林970萬畝,占全市林地面積45.6%,據調查發現,我市超過三分之一的生態公益林林下適宜用于發展藥材種植。為此,建議:
一、編制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建議邀請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的有關專家對我市遍布在山間溝壑里中藥材的“家底”進行一次摸排調研,編制韶關道地藥材培育及中醫藥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二、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一是推廣中藥材培育種植的先進經驗,加強對分散農戶中藥材種植的指導,建議農技站給予種植技術支持,提高中藥種植的質量。二是以政府引導、企業投資、財政扶持的方式,高度重視和支持規范化中藥材種植,提高經營水平。三是積極開展中藥資源動態監測收集和上報,為藥企和藥農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服務等工作,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
三、深入開展中藥品牌建設。一是支持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對我市的中藥材進行深加工研究開發,形成我市中藥材的品牌。二是以培育種植的道地藥材資源為依托,催生和培育中藥材龍頭企業。三是鼓勵申報“三品”認證和發展“三品”認證產品的生產,加強我市道地藥材的品牌建設和宣傳推介,延長產業鏈條和提高產品質量。四是建議以“石斛、仙草、金銀花、溪黃草”四個特色產品為龍頭,建成具有中藥飲片加工、健康食品生產加工、中藥新藥生產、中藥創新研究院及孵化基地、中藥電子商務(現貨)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交易展示、中藥品種普查保護、溯源管理、技術服務及國家級第三方質量檢驗檢測、教育科研、醫療保健、休閑旅游、南藥博物館、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公共配套服務等為一體的大型現代中藥產業園區。五是爭取引進研發機構、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落戶韶關,推動我市道地藥材種植向高端化、集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著力把韶關打造成廣東重要的中藥材培育、研發和生產基地。
四、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一是建議在《韶關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出臺扶持政策,將中藥種植、研發、加工、物流、園區建設等環節納入財稅政策支持范疇。二是加強和推廣韶關道地藥材培育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三是加強韶關市中藥材行業管理,確保中藥材質量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