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湞江小教支部 胡燕萍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為自己的職責。而語文是各門學科的基礎,其本身的性質特點和功能決定了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小學語文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鼓勵大膽質疑,激發創新欲望。
現代心理學家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告終。當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鼓勵學生質疑、多問。我國宋代教育家張載說:“學則須疑,學貴善疑。”教師要善于激疑、釋疑。讓學生把疑問一個個提出來,妥善地解決他們心中的疑問,并以學生“智慧的火花”與“靈感”等話語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因此,在教學中,要花大力氣引導學生尋疑、質疑、釋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讓學生根據句子學提問,先找出獻血前和獻血時的神態、動作的句子,再根據這些句子提問,估計學生會問:阮恒為什么輸血時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臉?他搖頭表示不疼,既然不疼,那為什么要啜泣呢?又搖頭也表示不疼,而且抽血是不會疼的,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他為什么這樣痛苦?讓學生在疑問中去探索,在不斷探索中去創新、發展,從而了解這篇課文的寫作意圖和中心思想。
二、充分調動想象,發展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識的源泉。”豐富的想像力是人們漫游科學的強勁翅膀。因此,沒有想像就沒有創新。而“應試教育”下的分數至上和知識的標準化不斷扼殺學生的想像力。在教育界有一個眾所周知的事例:學生回答“雪融化后變成春天”時,教師說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因為標準答案是水。可以說這種扼殺學生想像力的行為是多么的讓人痛心。語文教學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著力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努力提高他們的自創能力。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啟發想象:“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我們怎樣保護地球?”學生結合課本,聯系生活實際,想出了一系列的好措施,有的建議保護有限的礦產資源,有計劃地開采;有的建議保護好地球的水資源,不讓其受污染;有的建議不但要保護好森林資源,而且綠化我們的家園;還有的建議采用高科技,充分利用太陽能和雷電光能,減少煤和電的消耗……這些想象建筑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合情合理,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
三、發揮教師榜樣,做出創新表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盡的。小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特別擅長模仿,而且學生接觸頻繁的教師便常會成為學生模仿的直接對象,若教師是一個頗具創新思維者,則學生也會潛移默化地受感染。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學生的創新意識來自教師的教育與引導。如課文《落花生》教學中,老師并沒有像以往一樣引導學生學習花生的默默無聞,不炫耀,不張揚。而是提出了一個辯題:“當今社會,你想做像花生那樣默默無聞,不炫耀,不張揚的人還是想做像蘋果、石榴那樣的人,善于表現自己,張揚個性。”學生興趣大增,討論之聲頓起,有的學生說要做像蘋果那樣的人,善于表現自己,很自信。有的學生說既想有花生的品質,也想有蘋果的勇氣和自信,花生默默無聞奉獻的精神是可貴的,但是蘋果的自我表現和推薦也是值得贊賞的。可見,學生的理
四、優化教學氛圍,營造創新氣氛。
新課標主張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創新精神。而課堂氣氛則是影響學生創造力發揮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想法設法營造一個和諧、民主、輕松的教學氛圍,建立一種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故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地思考,并迸發創新的火花。如教《草原》這課時,我就和學生一起找了幾幅壯闊錦銹的草原風光圖,先讓學生通過視覺欣賞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線條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還讓學生想象此時此刻草原上會出現的各種聲響:叭叭的鞭子聲,得得的馬蹄聲,哞哞的牛羊聲。在這聲、色交融的圖畫里,我又啟發學生想象:如果這時你也和作者一起騎著駿馬,在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揚鞭馳騁,那該多好啊!
五、重視思維訓練,培養創新能力。
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應從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入手,著重啟發學生從不同方面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逐漸養成多方面、多角度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習慣。1、突破一題一解,主張一題多解。如組詞練習中的“一詞多組”,填空練習中的“一空多填”,作文訓練中的“一題多作”,都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有效的方式。2、突破常規思維。主張變異思維。如:“近墨者黑”,反向立意“近墨者未必黑”等等,這種反彈琵琶,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就應該大力倡導,大加鼓勵。3、突破固定模式,主張多元并舉。一名成熟的教師,大都有自己的教學特點,有的還會形成風格,形成流派。越是具有獨特風格的教師,課堂教學方式越多姿多彩。學生總有“常聽常新”的感覺。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在平時的語文新課標教學中注意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優化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上一篇: 新課程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下一篇: 將哲理故事授課引入思想品德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