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民革中央 作者:張思騫 時間:
機關是民主黨派組織開展活動的載體、反映意見建議的窗口和參政議政工作運轉的樞紐,加強機關建設是新形勢下加強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重要課題之一。
加強機關工作“三化”建設
通過加強機關制度建設,規范工作程序,完善內部管理,才能提高工作實效。換屆以來,民革天津市委會修訂了31項機關工作制度,逐步實現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探索了以健全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月計劃月考核的制度,初步形成了各處室工作緊緊圍繞市委會主委會議、常委會議提出的工作目標、任務制定工作計劃。通過月考核,推動工作逐一落實,保證市委會整體工作高質量完成。計劃考核辦法調動了干部的主動意識,初步形成機關干部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工作機制。
通過參政議政的程序化管理,保證了重點調研課題的選題、調研及形成報告各環節的銜接,不斷完善提案工作機制,促進提案工作質量的提高。
通過制定信息工作管理的各項規定,落實信息工作崗位責任制,理順信息報送渠道,促使信息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制度化建設實踐中的這些探索,還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才能逐步建立起一套目標清楚、職責明確、程序健全、運轉有效的工作機制,不斷推進各項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
改進機關工作作風
在機關應提倡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作風,提倡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作風,提倡堅持原則、敢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提倡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作風。
改進工作作風,在機關建設中要克服以下“六種病”。
一是“閑話病”,愛聽小道消息,愛傳“內部消息”,一聽就信,一信就傳。
二是“大手病”,只要公家付費,浪費水、電、紙張從不知心疼,電話聊天一聊就是幾十分鐘。
三是“串聯病”,為達到個人目的,暗中串聯,散布不利于團結,不利于工作的小道消息,搬弄是非,制造矛盾,拉幫結派。
四是“扯皮病”,推卸責任,工作斤斤計較,辦事拖拉、推諉。
五是“無為病”,工作怕苦、怕累、怕得罪人,不思進取。遇到工作先提條件,困難推出去,好事搶進來,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只會唱功,不會做工。
六是“渙散病”,上班遲到、早退,犯自由主義,只熱衷于個人的“自由地”,工作松松垮垮,不思進取。
加強機關建設要提倡六種意識
1.終身學習的意識
胡錦濤總書記曾強調指出:“學習是進步的基礎。我們只有樹立形勢逼人,不進則退,任務逼人,不學則退的緊迫感,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創造出新業績。”加強學習是新世紀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只有學習,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才能做到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行動上自覺。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我們要堅持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相結合。面臨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只有不斷學習,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統戰理論和政策,用新知識武裝自己,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研究什么,才能立足時代。促進機關逐步形成學以立德、學以培智、學以陶情、學以修身的風氣,培養學習型干部,創建學習型機關。
2.服務意識
民主黨派機關要為各級委員會和黨員服務,為各級委員會和黨員履行職能,加強自身建設服務。深入基層做好服務是機關干部的職責,必須加強服務意識。
3.主動意識
機關干部工作要有主動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開拓工作新渠道。不能光等領導布置任務,推一推、動一動,撥一撥、轉一轉。要胸懷全局,主動提出新的創意和建設性意見,把民革工作作為一項事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自覺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
4.創新意識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任何一項工作的活力與生機,都來自發展和創新。”機關干部在工作中,要善于學習、善于觀察、善于動腦、反應靈敏。善于捕捉工作實踐中的“亮點”,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善于抓住機遇,敢于實踐,創造工作新形式,探索工作新機制,學會創造性開展工作。我們只有在繼承中創新,在探索中發展,才能開創生動活潑、充滿活力的局面。
5.團結、奉獻、貢獻意識
機關干部要樹立“講團結、講奉獻、講貢獻”的精神,甘于為別人做嫁衣裳,甘于奉獻,不計名利。機關工作要提倡團結協作,集中力量舉辦有影響的活動,緊緊圍繞發展這個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集中優勢提高參政議政工作質量。
6.傳幫意識
為使機關工作后繼有人,調整機關干部的年齡和文化層次結構,近年來機關通過公務員招考和其他途徑,引進了一批優秀大學生和研究生。對于這些年輕同志,老同志有責任言傳身教,把機關的優良傳統傳給他們。同時,也要加強教育,防止他們沾染機關的不良習氣。要給他們壓擔子,發揮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在民革工作的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作者系民革天津市委會秘書長/責編 良翠)
上一篇: 搞好民主黨派機關建設
下一篇: 用文化建設統領民主黨派機關建設